| 
      
        | 
          
            |  |  
  
    |  |  | 
      
        | 
          
            |  | 中心动态 |  |  |  
        | 
          
            | 
                第七届“版辩羊城·权论新篇”广州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初赛顺利举办 
                
                时间:2024-04-26  
                浏览次数:12526                  
4月27日至28日,第七届“版辩羊城·权论新篇”广州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初赛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演播厅举行。来自广州、深圳、珠海等地12所湾区高校学子齐聚广州,围绕版权热点话题展开辩论。来自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广州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君泽君律所、金桥百信律所、胜伦律所、法制盛邦律所等单位8名版权领域专家代表担任赛事评委。
上一条:爱好阅读 尊重版权!“与知童行”主题研学活动精彩不停下一条:“自媒体运营版权保护”主题讲座顺利举办 4月27日,初赛第一轮6场对决中,辩手们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战,他们精巧发问、对答如流,势如破竹、妙语连珠,展现了湾区大学生们的良好风采。 最终6支队伍脱颖而出,顺利晋级,与复活赛中优胜的2支队伍共同进入复赛。   著作权自动取得方式通常指的是,自作品创作完成时起,创作者即自动获得对该作品的著作权,无需经过任何形式的注册、审批或办理其他手续。   正方观点:著作权自动取得方式利大于弊 正方:华南农业大学 精彩瞬间:“自动取得方式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权利、解决争议,可以最大程度保护作者权益。相反,著作权若非自动取得,一旦被抢注,举证成本也随之变高。” 反方观点:著作权自动取得方式弊大于利 反方:广东财经大学 精彩瞬间:“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可依托区块链快速实现著作权登记,版权保护平台因科技加持而变得更加可靠。”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被认定为作品,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目前,有司法裁判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认定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并给予法律保护。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被认定为作品的利弊分析,仍是当今的热点话题。   正方观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被认定为作品,利大于弊。 正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精彩瞬间:“技术的突破也是人类的突破,其生成的内容同样具有艺术价值,同样可以被认定为作品。” 反方观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被认定为作品,弊大于利。 反方:华南师范大学 精彩瞬间:“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按照人类的指令从事创作,将人工智能生成物认定为作品,消解了人的努力和价值。”   获胜高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最佳辩手:正方三辩 聂铃子   开放式作品类型是指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第九项规定的“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也是2020年《著作权法》修正的亮点内容之一。   正方观点:开放式作品的认定标准应当从严 正方:中山大学 精彩瞬间:“思想、表达如何才能换取著作权的‘千金一诺’?如果相似度标准无法界定,是否将会造成作品认定标准的模糊?” 反方观点:开放式作品的认定标准应当从宽 反方:广东金融学院 精彩瞬间:“从宽从严都要在‘能够进入作品领域’这一前提下来进行讨论。司法实践需要空间,否则前面所述《著作权法》相关条款只能停留在纸面。”   获胜高校:广东金融学院
 最佳辩手:正方三辩 詹宏楷 
     正方观点:延长美术作品保护期,利大于弊。 正方:暨南大学 精彩瞬间:“美术作品的价值需要更长时间来显现,延长美术作品保护期,作品价值兑现的利益更能得到充分分享,从而促进作品的复制和传播,达到私域公域的新动态平衡。” 反方观点:延长美术作品保护期,弊大于利。 反方:华南理工大学 精彩瞬间:“如果说50年保护期的时候不去复制和传播,为何延长保护期后就愿意复制和传播了呢?是否主要靠著作权人的自觉?”   获胜高校:华南理工大学
 最佳辩手:反方三辩 韩亦杨 
     二次创作短视频是指,基于已存在的影视、音乐等作品素材进行剪辑、改编、混编而生成的短视频内容,在各大平台上占据了重要份额,其版权相关问题是近年来重点关注内容之一。   正方观点:二次创作短视频属于合理使用 正方:南方科技大学 精彩瞬间:“二次创作短视频属于合理使用不仅是一种现状,也是一种导向,如果从根上去否定它,会限制文化的健康发展。” 反方观点:二次创作短视频不属于合理使用 反方: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精彩瞬间:“我们想要表达的是对每个个体,每部优秀成果的尊重,反对的是二次创作的‘不问自取’。”   获胜高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最佳辩手:正方三辩 文绎博   正方观点:版权扩张对知识传播是利大于弊 正方:广东工业大学 精彩瞬间:“版权扩张不等于垄断,定价是可以商讨的。版权扩张可以堵住社会发展中在版权保护领域出现的新漏洞,防止断章取义等各种形式的低质传播。” 反方观点:版权扩张对知识传播是弊大于利 反方:广州大学 精彩瞬间:“平台和个人传播权是不平等的,当版权人都付费不起时,版权还要扩张吗?”   获胜高校:广东工业大学
 最佳辩手:反方三辩 宋辰峰 
   4月28日举行的初赛第二轮(复活赛)中,6所高校24位辩手使出浑身解数兵来将挡、见招拆招,奋力争夺进入复赛的最终名额。           从报刊书籍到广播电视,从数字互联网到人工智能,著作权法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   正方观点:法律手段更有助于防止版权侵权 正方:华南师范大学 精彩瞬间:“法律是中立的、公正的,平等保护每个人的权利。而技术存在一定成本和壁垒,普通人如何获得?与此同时,技术还有被破解的风险。” 反方观点:技术手段更有助于防止版权侵权 反方:广州大学 最佳辩手:反方三辩 宋辰峰 精彩瞬间:“使用法律手段防止版权侵权的痛点是维权成本太高,如何确权也是有难度的,法律手段的滞后性无法代替技术手段的及时性。”   正方观点:法律手段更有助于防止版权侵权 正方:中山大学 最佳辩手:正方三辩 谢志军 精彩瞬间:“能用技术手段防止版权侵权,也能用技术手段进行侵权,二者在博弈中可能导致军备竞赛式的恶性循环,最终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反方观点:技术手段更有助于防止版权侵权 反方:南方科技大学 精彩瞬间:“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更能跟上侵权手段的日新月异,让侵权行为在当下无处可逃。使用法律手段可能的结果是我的作品已经被使用了2个月了,这个时候法律才开始生效。” 正方观点:法律手段更有助于防止版权侵权 正方:华南农业大学 最佳辩手:正方三辩 陈钰颖 精彩瞬间:“平台不使用,技术再强也是无效的,要提升保护版权的法治意识,从根源上防止版权侵权。” 反方观点:技术手段更有助于防止版权侵权 反方:暨南大学 精彩瞬间:“意大利法理学家切萨雷贝卡利亚说:‘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  广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5月12日
 星期日 (具体场次时间视当日赛事进度而定) 第七届“版辩羊城·权论新篇” 广州大学生 辩论邀请赛复赛 敬请期待!   复赛比赛场次及分组:   正方观点:游戏规则属于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正方:华南农业大学 反方观点:游戏规则不属于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反方:广东财经大学
 正方观点:文学角色形象设定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独创性表达 正方:广东金融学院反方观点:文学角色形象设定不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独创性表达
 反方:华南理工大学 正方观点:著作权集体管理更有利于促进作品传播 正方:广东工业大学 反方观点:权利人自行管理更有利于促进作品传播 反方: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正方观点:作品独创性判断标准应该采用高低 正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反方观点:作品独创性判断标准应该采用有无 反方:广州大学   本次活动由省版权局、香港中联办广东联络部、澳门中联办广东联络部指导,市版权局、团市委、市司法局、市青年联合会主办,市广播电视台、市档案馆、市版权保护中心、市档案发展中心(市音像资料馆)、市青年文化宫、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暨南大学团委、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承办。 |  |  
        |  |  |  |  
  
 中心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181号金和大厦首层101
 中心传真:020-38354213  业务窗口电话:020-83707939
 版权所有: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  技术支持:广州市如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51962号 |